中国消费者报南昌讯(记者朱海)近日,双11各大电商平台已开启“双11”第二波“狂欢”。聚焦11月1日,提品长江中游江西、质促湖南、消费湖北3省消费者组织结合当前电商平台出现的双114类典型不良现象,联合发布消费提示,聚焦提醒广大消费者理性下单。提品
现象一:预售实付高于直接消费,质促保价服务形同虚设
有消费者反映,消费在某电商平台“双11”第一波预售活动时就支付了定金,双11本以为参与预售活动,聚焦优惠力度会更大,提品可没想到支付尾款后发现,质促预售最终实际支付价格竟比直接购买更贵。消费当消费者对此现象发出质疑要求保价时,却被某些商家以下架链接或“叠加了优惠券、满减红包”等理由拒绝,导致保价服务形同虚设。
提示:理性看待预售,厘清活动规则
赣湘鄂3省消费者组织建议,消费者在预售支付定金前,应咨询商家客服,了解清楚预售优惠力度和活动规则,例如满减红包使用范围、预售免定金、直播间下单送赠品等,及时保存预售界面截图。一旦出现预售实付价格高于后期直接支付价格的现象,及时与商家协商解决,要求退货退款或申请保价服务。
现象二:活动前夕暗涨价格,优惠力度微乎其微
近年来,不少消费者吐槽“双11”活动看似折扣力度很大,但通过各类满减和优惠券,最后只以原价或者微弱的优惠力度购入商品,非常浪费时间和精力,消费体验感大幅下降。这种先涨后降的方法似乎已经成为了很多商家参与大促的方式,导致打折优惠形同虚设,甚至出现涉嫌价格欺诈情况,例如实际成交价格高于促销前近期最低成交价格等。
提示:留意商品评价,对比前后价格差异
赣湘鄂3省消费者组织建议,消费者在下单前,应关注其他已购消费者对商品及卖家的评价,留意日常价格,对比活动前后价格差异,货比三家,做到心中有数,以规避消费陷阱和消费风险,发现价格欺诈等情况要及时举报。
现象三:直播间乱象套路多,产品质量良莠不齐
直播带货以更直观、更接地气的推介方式受到消费者的青睐,但近年来,直播间里乱象频出,夸大宣传、虚假破价、过度表演、卖惨营销等现象比比皆是,部分头部主播因售卖不合格产品接连“翻车”,令消费者防不胜防。
提示:直播下单需冷静,验货务必仔细诚信
赣湘鄂3省消费者组织建议,消费者应保持清醒的头脑,不要被主播带节奏,不要轻信夸大商品功效的宣传话术,警惕“历史最低”“全网最低”等绝对化用词,最好是多平台比价后再做决定。另外,“双11”期间,快递包裹较多,消费者收到货物后要仔细查验商品质量和数量,贵重商品最好要录制开箱视频,注意是否存在漏发、错发、包装破损以及产品瑕疵等问题。如果发现有上述情况,及时与卖家沟通,协商解决。特别需要提醒的是,消费者应当遵循诚实信用原则,合理合规进行网购退换货,恶意退货、骗取补偿或敲诈勒索的行为,需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现象四:自动默认“先用后付”,免密支付增加误购风险
近两年,许多电商平台先后推出“先用后付”“0元下单”等更便捷的支付方式。这种看似“零痛感”的下单模式,经常会使消费者产生一种“免费”的错觉,诱导消费者盲目消费,加剧了消费者的误购风险。不少消费者反映,无意间开通了“先用后付”功能,经常浏览着商品价格界面,就手滑下单了,或者“0元下单”后忘记付款了,导致信用下降;还有消费者反映,想要关闭该项功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通常关闭入口较隐蔽、操作较复杂。
提示:谨慎开通“先用后付”,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赣湘鄂3省消费者组织提醒,消费者应仔细检查在各购物平台的默认支付方式,如果是在无意间开通的“先用后付”“0元下单”“免密支付”等支付方式,建议结合自己的财务状况和消费习惯,再决定是否继续开通该项功能。同时,确认开通的消费者,要警惕盲目消费和信用风险,确认收货后应及时付款,做到明明白白消费。
赣湘鄂3省消费者组织提醒广大消费者,务必保留好商品界面截图、与平台客服沟通记录等凭证。一旦发生消费纠纷,可先行与商家协商;协商不成的,可以向当地消费者组织或有关行政部门投诉,依法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责任编辑:张林保“智矿之声”栏目由《智能矿山》杂志倾力打造,聚焦专注智能矿山领域,借助视频、短视频或直播等形式,普及矿山智能化知识,分享矿山智能化最新进展,研讨矿山智能化难题,推广矿山智能化解决方案,旨在深度挖掘并全 ...
揭西玉米粒粒甜,丰收喜悦年年现|丰收揭西产业巡礼⑤_南方+_南方plus揭西的秋天是丰收的季节,田间地头的收割机轰鸣持续不断,农民脸上洋溢着收获丰盈的喜悦。第七个中国农民丰收节到来之际,正值揭西甜玉米 ...
中国消费者报报道记者刘文新)电热杯垫能够将杯中的水或饮料加热,保温到适宜的温度,实用性强、小巧轻便,深受消费者喜爱。为了解市场上销售的电热杯垫产品质量,指导消费者科学选购,重庆市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委 ...
昨日小纸条废钢调价以涨为主38家钢厂上涨,涨幅在10-40元/吨。 3家钢厂下跌,跌幅在20-30元/吨 。截至上午8:25,今日小纸条废钢调价以涨为主。4家钢厂上涨,涨幅在20-30元/吨。1家钢厂 ...
中国消费者报太原讯记者冯铁飞)近期,山西省6家企业按照《消费品召回管理暂行规定》,主动向山西省市场监管局报告召回计划。山西省市场监管局发布通告,相关企业从7月27日起召回相关产品,涉及磷酸铁锂电池组、 ...
中国消费者报上海讯记者刘浩)2月9日,上海市市场监管局发布电动工具监督抽查结果。结果显示,有5批次产品不合格,涉及“老A”“欧莱德”等标称商标。据介绍,近期,针对消费者投诉、举报集中以及质量问题较多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