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图:隆平水稻博物馆“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陈列”展厅场景。从座 |
从湖南长沙上空俯瞰,馆感浏阳河东岸的受稻一座建筑,如同一朵盛开的田逐芙蓉花,又宛若秋天里一串饱满的力量稻穗,这里便是从座国内第一座大型水稻博物馆——隆平水稻博物馆。5栋主体建筑将博物馆分为陈列、博物库藏等5个功能区,馆感寓意五谷丰登。受稻
隆平水稻博物馆于2019年开馆,田逐走进这座总建筑面积1.8万平方米的力量国家二级博物馆,里面展品丰富,从座图文并茂,博物前来参观的馆感观众络绎不绝。博物馆以水稻为主题,共有三大基本陈列,分别展示了中华民族悠久的稻作文化、水稻的生长过程,以及杂交水稻的产生、发展和影响。博物馆拥有8000多件藏品、6000平方米陈列区,辅以环幕影院、动态投影等多媒体设备,将中国千年的稻作文化和“杂交水稻之父”的故事娓娓道来。
隆平水稻博物馆馆长盘敏介绍,袁隆平院士在博物馆附近工作生活了大半辈子,建立这个博物馆,是希望有一个窗口,让大家更好地了解袁隆平孜孜以求、执着探索的精神,同时也可以展示中华民族深厚的稻作文化和农耕文明,更好地宣传中国杂交水稻科技成就。
第一展厅为“稻米香万年——中国水稻历史文化陈列”,从秦朝统一度量衡用来量米的米升,到马王堆汉墓出土的稻谷;从唐代的曲辕犁,到清代的谷印,一件件展品,呈现了中国悠久的水稻种植文化,也印证了“湖广熟,天下足”的古语,反映了湖南对于水稻种植的重视,和古人在农耕稻作领域的勤劳和智慧。
第二展厅是“奇异的旅程——水稻的一生陈列”,这个展厅通过小女孩的独特视角,引领观众认知水稻,了解水稻从一粒种子开始,历经播种育秧、成长分蘖、育穗开花、稻田管理、丰收在望、颗粒归仓,直至加工成米饭的过程,展示了水稻的一生。
第三展厅是“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陈列”,介绍了“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的一生,通过丰富的展品和详尽的文字,生动再现了袁隆平院士从发现杂交水稻,攻坚克难研究水稻,到成功培育出多个高产优质品种的艰辛历程,使得中国人民端牢了自己的饭碗,并惠及多个国家,让观众深刻感受到了他对农业科学的执着追求和无私奉献。很多中小学生在家长的陪同下来到这里,了解袁隆平院士的卓越贡献以及水稻的科技创新,感受粮食的来之不易,从小树立爱粮、惜粮、节粮的意识。
透过隆平水稻博物馆的落地窗望出去,一片广袤的稻田映入眼帘,这里是隆平水稻文化园,用作室外教学基地。“在寸土寸金的城市有这么一个地方,让观众来感受水稻的文化,是非常不容易的。”博物馆讲解员卢雅靖介绍,隆平水稻文化园占地210亩,其中包含隆平文化广场、水稻梯田实践基地、袁隆平主题雕像等景点,形成了文化与科技深度融合、科普教育与劳动实践自然结合的体验空间。
展厅一角,来自湖南岳阳的丰嘉怡在现场看展很入神,她对记者表示,这是第一次前来观展,对于馆内介绍的袁隆平总结成功的“知识、汗水、灵感、机遇”八字箴言很有触动。“处在人生的十字路口,袁隆平爷爷的这种精神能给我带来巨大的鼓励,将来希望考上湖南农业大学的研究生。”丰嘉怡说。
袁隆平一生追寻“禾下乘凉梦”与“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为保障世界粮食安全作出了巨大贡献,他的科学精神和奉献品质,是当代农业科技事业发展的宝贵财富。如今,隆平水稻博物馆先后荣获国家4A级旅游景区、全国粮食安全宣传教育基地等荣誉。离开博物馆时,印在展馆墙上的话语引人注目:“人就像种子,要做一粒好种子。”不少参观者在这里久久驻足,细细回味。
暴雨即将来袭< 提示 >中央气象台9月9日10时发布强对流天气蓝色预警和暴雨蓝色预警,广西云南等地较强降雨持续,华东地区多分散性降雨。经研判,9月9日,100毫米以上降雨范围无受影响尾矿库 ...
中国消费者报南宁讯记者顾艳伟)“老板,你们的燃气热水器是从哪里进货,有没有索要进货单据发票?”12月3日,在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兴安县一家燃气器具销售门店内,桂林市市场监管局副局长梁文强向经营户详细了 ...
春耕正当时,连州玉米移栽忙_南方+_南方plus时下,正值春耕生产时节,在连州市西岸镇河田村,当地农民正抢抓农时移栽玉米苗,田间地头一派繁忙。“我们种植的甜玉米品种是金百甜15号、广良甜27号,果皮较 ...
西单大悦城泡泡玛特Twinkle Twinkle“来自星星的礼物”主题展全国首展作为全国首批培育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试点之一,北京近年来将“首发经济”视为提振消费、提升城市商业魅力的重要战略。从《北 ...
中国消费者报福州讯记者张文章)9月24日,福建省药监局通报2021年第3期药品质量抽查检验结果:3批次药品不符合规定。标示生产企业为鼎复康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利巴韦林注射液批号1812061规格 1 ...
中国消费者报南京讯方方记者薛庆元)4月1日,江苏省市场监督管理局专题发布2020年度省级产品质量监督抽查情况。全年共抽查产品14585批次,合格13408批次,平均合格率91.9%,比2019年上升了 ...